日前,在河南鄭州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上,眾多國產糧食倉儲、加工、質檢等方面的機械亮相,智能色選機、包裝機、機器人等**糧機裝備大放異彩,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目前,國產糧食機械制造水平有了哪些進展?下一步又將如何走出“大而不強”困境?記者采訪了有關..和業內人士。
部分產品達到國際水平
“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色選機、包裝機械、倉儲機械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糧食加工設備在國際國內市場有很高的占有率。”湖南省湘糧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林介紹,該公司是一家有60多年歷史的國產中小型糧機生產企業,其生產的碾米機械、吸糧機械、倉儲及輸送機械等在國內外市場有一定的地位和知名度。
據介紹,目前我國建立了門類比較齊全的糧油加工裝備工業體系,中小型碾米、制粉、制油等糧食初加工裝備品種多、規格齊全,一些自主知識產權的加工設備以及大型糧油加工設備得到了推廣應用,大多數糧油初加工設備實現了自給,國內許多產品已接近和達到國際**水平,色選機和自動化包裝機械更是成為行業中的翹楚。
近年來,隨著糧食產業快速發展,糧食加工企業向大型化、規模化發展,糧食加工設備也在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據了解,國家先后在專用粉、大米、玉米、植物油等加工領域的核心設備、智能化控制、綜合利用設備等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引導行業從業人員推進科技創新活動,糧食加工設備設計理念、制造水平、智能化及配套化水平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從單機到成套系統、從手工到智能化,開始有計劃地升級改造,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取得了顯著成效。